課題立項後的重要工作之一:寫好開題報告
在課題申報立項時,在填寫課題申報表過程中,一般來說,隻是課題組長和少數幾個準備參與課題研究的研究者對課題進行過初步的設計和論證。開題會就不同了,所有課題組成員都要參加這個會,其中有些成員也可能是絕大多數成員隻是知道自己要參加一個課題研究,但對這個課題的來龍去脈、如何設計、如何論證都不清楚。所以,開題會等于是一次做好本課題研究的動員會,也是一次本課題的再論證會,還可以看作是一次教育科學研究的培訓會。
在開題會上就得有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等于是做好本課題研究的動員報告,是對本課題的再一次論證報告,是對所有參會人員的科研輔導報告。所以,開題報告很重要,不僅關系到能否動員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研究、課題能否得到充分論證、課題研究能否規範有序地進行到底的問題,還關系到參會人員能否受到一次實際的有效培訓問題。
那麼開題報告包括那些内容呢?開題報告的内容沒有絕對的規定,一般有以下一些内容:闡明課題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明确課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範圍;選擇研究對象;說明本課題的國内外研究現狀;選定課題研究的途徑和方法;确定課題研究的步驟;展望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分析課題研究的保障條件等七個方面。
一、闡明課題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提出的背景。就是要講清楚為什麼要選擇這個課題。講清楚當時确定課題時是怎麼想的,是根據國家的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形勢需要,還是根據學校工作的實際需求,或者是根據個人的觀察、分析、經驗和發展需要而确定的。當然,多數情況,上述的這些背景實際上是相互聯系着的并不是割裂的。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要講清楚研究這個課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首先講清楚研究的目的是什麼,通過研究要解決什麼問題,要取得什麼結果。講研究意義,也就是講研究的價值,一般是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講,講它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比如:要指出,通過這個研究可以完善、突破、矯正某領域的哪方面的理論,或可以在哪個方面提高理性認識(後者是針對中小學教師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實際提出的);在實踐中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或對解決某方面的問題可以提出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把這部分講清楚、講好,很重要,可以調動課題研究參與者的積極性,很快地而且目的明确地投入到研究之中。講不好,則會使研究者感到這個課題沒有研究意義、沒有研究價值,調動不了研究的積極性,即使參與研究,也不會取得好的研究成果。
二、明确課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範圍
課題研究的目标,就是通過研究想達到什麼标準。如果說研究目的是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那麼研究目标就要搞寫清楚通過研究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要達到什麼标準。
研究内容和範圍,一般要根據課題的名稱、課題研究的目的和課題研究的時間長短等來确定。不能無限制地擴展也不能無理由地縮小研究内容和範圍,否則都不能達到所設定的研究目的。在合理确定研究内容和範圍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研究内容要設定在合理的範圍,這就必須對課題的題目作出界定。這一點往往是中小學教師做課題時容易忽略的,很多課題申請表中都沒有對課題的題目作出界定。旁人看了就不知道這個課題的研究範圍。所謂界定就是根據研究的題目對研究的界限作出規定。有了這個界限,就不會出現随意擴展或縮小研究範圍。具體做法是對題目中的幾個主要概念或是對幾個容易引起不同理解的概念作出規定。界定是關系到研究的整個走向和研究成果的成敗的。比如:我在石家莊講課時舉了個例子,有個《流動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課題的開題報告中對這個題目中四個概念作出了界定:一是流動兒童;二是習慣;三是學習習慣;四是流動兒童良好學習習慣。這個開題報告對題目做了界定,很好。但這個界定做多了,實際上隻要對兩個主要概念作出界定,思路就清楚了,參與研究的人也就明白了。第一個要界定的概念是流動兒童。這是個新概念,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群體,如果不界定,大家就不清楚那些兒童算流動兒童,也就是不清楚研究的範圍和對象。開題報告中對這個概念界定得很清楚,很好。第二個需要界定的概念是良好學習習慣。因為對哪些是小學生必須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不界定,就不知道這個課題要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就無從下手研究。界定概念往往是中小學研究中容易忽略的。
所以建議,對沒有作出界定的課題都要補界定,特别是在開題會的報告中一定要有界定,否則研究無法進行。
二是,研究内容比較豐富時,可以把研究内容分成若幹小點,并注意它們之間的内在邏輯關系,做到層層相扣,把不必要的内容剔除。
三、選擇研究對象
關于研究對象,很多中小學的研究方案中對此沒有作出規定(今天的三份報告中都沒有明确研究對象);或者确定了研究對象的總體範圍,但沒有确定總體範圍内的直接研究對象,使研究無法切入。比如有的确定全校的1-6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那麼大的範圍不可能全校幾百人上千人都作為直接研究對象,必須從其中選取直接研究對象。如何選取,可根據研究的需要,采用多種辦法來選取。不論那種辦法,選取的直接研究對象必須是有代表性,能代表總體的。
四、說明本課題的國内外研究現狀
這一部分的撰寫應詳細,交代清楚該課題目前有無相同的研究。如果沒有,有無類似課題在研究;如有,是什麼地方什麼人在研究;研究進展到何種程度,已經得出了哪些結論等。通過詳細交代,既是向課題組成員表明自己已經掌握了該課題領域的研究動向,又是為今後的研究提供了别人的經驗以便借鑒。
五、選定研究的途徑和方法
寫這一部分時,應先寫研究的總體思路,然後再寫具體的研究方法。
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可以從以下幾種中小學常用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選用。
(一) 觀察法
今天行為習慣養成的課題是需要運用觀察法的。
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最基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研究的對象包括研究的人、事物和現象,并把觀察的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作為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大家知道,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一生撰寫了很多著作,著作中的許多資料是靠長期觀察得來的,所以他的著作非常生動、具體、實際。他為了研究道德教育問題,觀察記錄了3700個左右的學生的心理狀态、行為表現,他甚至能指名道姓地說出25年中178名“最難教育”的學生的曲折成長過程。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可能做幾十年的觀察記錄,但這種研究方法對于研究3年以上的課題,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利用上課、班主任工作、聽課、參觀、出席各種會議和集體活動等途徑進行。觀察的方法通常采用抽樣觀察法和追蹤觀察法。抽樣觀察法包括時間抽樣觀察(在特定的時間内觀察,如課堂提問時的觀察)、場面抽樣觀察(如在學生技術操作場面的觀察)和階段抽樣觀察(如在期中、期末的觀察)。北京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羅濱,她為了研究高中中等生課堂學習效率提高的策略,制定了量表對課堂學與教的行為進行觀察并予以記錄,以取得第一手的資料。在今天技術發達的情況下,觀察還可以采用技術手段。要注意的一點是,科學研究的觀察是根據預定的研究計劃,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進行的,這是與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的不同之點。
觀察法有它的不足之處,一是隻能觀察到現象;二是大規模的研究不适宜用。所以觀察法還需與其他的方法結合起來用。
(二) 文獻法
文獻法就是對文獻資料進行查閱、收集、分析、綜合、加工整理,從而找出研究所需要的重要材料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研究方法,大量的是作為前期研究的手段。一般來說,在研究一個問題之前,都應該先采用文獻法,查閱、收集有關所要研究問題的文獻資料,進行信息動态的分析,了解前人對這個問題已經做了哪些研究,解決了哪些問題,還存在哪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哪些經驗教訓和困難。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重複研究;另方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新的進展。當然文獻法不僅在研究前期要用,很多課題在研究計劃開始後也是需要用的。運用這個方法的步驟是:查閱和收集,鑒别,分析、綜合,加工整理。
今天的三個課題前期都用了文獻法,有的在研究過程中還要繼續用文獻法。
(三)調查法
調查方法的作用有三點:一為研究的課題收集第一手材料;二為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制定改革措施提供事實依據;三是為了了解教育現狀,發現先進的經驗或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推廣經驗或解決問題的意見。如果課題的研究結果想起到上述作用之一的,可以用調查法。今天的兩個課題确定用調查法進行研究。
作為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調查法與日常工作中的調查法有所不同。主要是,教育科學研究中的調查法,強調調查的目的性、計劃性和系統性,同時注意數據的收集,注意調查資料的數量化,并要用統計、測量等手段對調查資料進行定量分析。
在調查開始前,要作好充分準備。比如,要确定調查的問題,選取調查對象,起草調查提綱,制定調查計劃,組織好調查班子。調查的具體方法有:開調查會、訪談(訪問)、發問卷、填調查表等。調查的種類很多。有常模調查、比較調查、事實調查、征求意見調查、口頭調查、書面調查、綜合調查、專題調查、全面調查、非全面調查(包括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等等。采用哪種具體調查方法和調查種類,要根據課題的研究目标、研究對象和研究内容而定。調查結束時要寫出調查報告。
調查法要與别的方法配合使用。因為,調查統計有局限性,如資料來源是否有代表性、可靠性,統計者是否對數學模型真正理解等。另外,一般的調查隻能反映現象之間的相關程度,無法解釋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
(四)經驗總結法
這個方法大家比較熟悉,很多課題需要用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作為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與一般工作方法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理論要求上。作為科研方法的經驗總結,要以理論素養為背景,并通過總結,概括産生出新的理論或新的理性認識(根據中小學的實際,在理論的産出上不能要求過高,但研究結果必須在某個問題的理性認識上有所提高。否則不能稱其為教育科學研究)。經驗來源于實踐,理論也來源于實踐,通過總結教育教學實踐,把對經驗的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的層次,把經驗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這種經驗是帶有普遍規律性的,不是随意的,是能在更廣的範圍内予以推廣的,是能進一步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否則,将停留在一般工作總結水平上。
總結經驗的方法實際上是幾種方法綜合構成的,比如,收集有關經驗材料時,要用文獻法、調查法和觀察法;在把經驗的事實上升到理論層次認識時,要運用形成理論的基本方法;要驗證這個經驗的可靠性、要去推廣這個經驗時,可能要用實驗法。所以,經驗總結法雖然作為獨立的研究方法提出來,但實際上它需要各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今天的三個課題似乎都用了這種方法,其中一個課題是我建議他們采用的。
(五)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就是:課題出自實際工作的需要,研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研究隊伍有實際工作者參加,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研究以解決實際問題、改善社會行為為目的。我認為,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更是一種研究類型。在課題研究實踐中可以綜合運用其他不同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的特點是具有動态性,強調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考察——反思——調整,随時根據實踐情況和評估的結果對研究的方案、假設、方法等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正,以便更好地适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行動研究的精髓在于其過程呈螺旋式上升,即:計劃、行動、考察、反思(反饋)與調整,含有反思(反饋)的環節,才稱得上行動研究。目前,不少行動研究的課題缺少這一環節。這是值得加以改進的。
今天
(六)教育實驗法
有的課題要搞實驗,就要用實驗法,用實驗的成果證明研究的結果是科學合理的。
對教育實驗法的論述很多,已經離我們而去的西北師範大學
為了便于廣大教育實際工作者易于掌握實驗法,我們主張實驗法在自然情境中進行,也就是在日常的班級、年級和學校中進行。但這也需要有實驗設計。
在總體實驗設計下還有具體的實驗設計,這裡隻講三種:單組實驗法、等組實驗法和循環實驗法。
1.單組實驗法,是指一組實驗對象,實驗前先測試一下,叫前測,實驗後再測試一下,叫後測,前後兩次測試比較得出實驗結果。單組實驗也可以同時進行兩種不同的實驗,比如,在一個班級裡進行兩種教學策略的實驗,在進行完一種實驗得出結果後,再進行另一種實驗并得出結果,兩種結果的比較就可以判斷哪種策略好。
2.等組實驗法,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條件基本相同的組,進行不同的實驗。如,有的組進行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的實驗,有的進行别的教學策略的實驗,然後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3.循環實驗法(輪組實驗法),是指不管幾個實驗組,不必條件相等,輪流進行幾個不同的實驗,然後根據每個實驗所發生變化的總和來确定實驗的結果。
(七)案例研究法
今天百花小學的課題提出了要搞案例研究,這很好。
案例研究就是教師、校長或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和管理工作中發生的真實的、有典型意義的、有價值的、能反映某些内在規律或某些教育教學思想及原則的事件(故事),其中也包括實踐中遇到困惑的事件,把這些事件記錄下來,對它進行描述、分析,從而歸納得出某些結論的研究。這種研究,教師、校長等是當然的研究者,有的甚至本人既是研究者又是研究對象。這是在教育中研究教育,是每一個教師、校長都能做的研究。案例研究可以把個人、群體、社會機構或社會團體作為研究對象。對學校來說,就是可以把一名學生、一名教師,或一個班級(或年級),或一個教研室(或某學科的教師集體),或整個學校,或家庭,或校外機構等作為研究對象。
案例研究實際上不是單純的一種方法,而是需要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要根據你的研究内容來确定不同的方法。一個案例可以是一個個案,也可以有多個個案,特别是研究對象是群體或機構、單位時。案例研究是由哈佛大學法學院首創的,後被引入商學院用于培養高級經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實踐。大家知道,我國海爾公司的經驗是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育内容。
案例研究的特點是:1、研究情景的真實性。研究一般都是在沒有控制的自然狀态下進行的。就是指研究是在學校教育教學或管理工作的真實情景中進行的。2、研究角度的多面性。可以研究個案的現在,也可以研究個案的過去,還可追蹤研究個案的未來發展。但着重的是對已經發生的事進行追述和思考。3、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和綜合性。一般的認為,研究方法有追蹤法、追因法、臨床法和産品分析法等。但是,這些又不是完全獨立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為了收集到更多的資料,就必須結合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測量法等多種研究方法。整個研究需要綜合各種研究手段。而且還由于對案例研究的不同認識,有的強調運用教育叙事法,有的則強調運用行動研究法,有的還贊成用經驗總結法等。4、研究資料的連續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這一點非常重要,關系到案例研究的科學性和研究成果的信度及效度。
(八)叙事法
上海
六、确定課題研究的步驟
整個教育科學研究有七大步驟:選題、查閱資料、研究設計和制定研究計劃、收集和整理資料、開展研究、撰寫研究報告、提交結題申請。按照前六個步驟一步一步走,并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這就是整個研究過程。這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大步驟。
我們現在是在研究設計和制訂研究計劃這個步驟,即第三步驟。開題報告的内容主要是對課題進行初步的研究設計和制訂初步的研究計劃(在開題報告以後制定的課題研究計劃中還要有具體的步驟)。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準備階段;第二步是實施階段;第三步是總結階段。開題會做開題報告屬于準備階段的最後一項工作,也可以看成是實施階段的第一項工作。開題報告經讨論修改後,便開始課題的真正實施階段。對每一階段要在時間上進行具體劃分,并要規定每一階段的具體任務以及運用的研究技術和方法、應該取得的成果。
七、展望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要确定課題的預期研究成果,首先要對課題的研究進行假設。我在上面講實驗法時講到,假設就是研究者對認為是事實但尚未經證實的内容的陳述;如果假設得到證實,便可能成為規律。還可以這樣認識:假設是對研究結果的推測,或者說是對研究中涉及的變量間相互關系的設想。比如研究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可以提出這樣的假設:小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學生本人的多種因素造成的。通過改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途徑,并同時注重對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能有效促進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這種假設實際上是為研究确定了路線,也就是規定了你研究小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不但要研究小學生本人,還要研究他的不良學習習慣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關系。有了假設,研究便會圍繞假設進行,這樣的研究過程就是驗證假設的過程。當然研究的結果也可能會改變假設。所以,假設也可以衡量研究者對研究思路的清晰度。
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由于課題的性質、任務、研究方法等的不同,其研究成果的形式也會不同。通常研究成果的形式有專著、譯著、論文、研究報告、應用模型、咨詢報告、決策建議、方案、規劃、多媒體軟件等等。最多的情況是研究報告和論文兩種形式。研究報告一般是研究成果的主件,論文等是附件。 研究報告有多種,有調查研究報告、實驗意見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和文獻考證報告等。論文也有多種,有經驗性論文(教育教學工作經驗、體會的理論總結和認識)、研讨性論文(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中有關問題個已有成果及其價值進行專題分析探讨)、學術性論文(就教育教學問題或原理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的方式進行論述和解析以探尋規律、揭示本質的理論文章)。怎樣寫研究報告和論文我将在下面第三講中講到。
在開題報告中要講清楚,本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是什麼,有哪幾種,以便課題組成員堅定信心,為此而努力。同時,講清楚這一點,也容易獲得學校和有關領導及外界的支持幫助。
八、分析課題研究的保障條件
完成課題研究的條件一般包括研究隊伍(人數和人員結構)、物質設施和經費保障三項。
關于研究隊伍,在開題報告中要講清楚,本課題的研究隊伍的人數和人員結構。最好要逐個介紹研究人員特别是主要研究人員的學術水平、研究基礎和經驗,他們曾經發表過的學術作品,以及他們在完成本課題研究中的任務和作用。對人員結構需要予以特别說明,因為不同的課題需要不同的人員結構,隻有隊伍結構合理,才能保證研究任務的完成。
關于物質設施,主要指文獻資料的擁有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研究的有關設備,如電腦、錄音、錄象等設備。甚至有的需要指定課題組的辦公室等。
關于經費保障,指為完成課題研究所需的一切經費。課題研究經費的來源是多方面的。課題批準立項單位會撥一定的經費。除此之外,課題主持單位必須有相應的經費保障;參與課題的單位一般也會有一定的經費支持。
談到經費問題,我想順便講一下經費的管理問題。
課題經費應當納入單位财務統一管理,單獨核算,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并要建立追蹤問效機制。課題經費的開支項目有專門規定的,包括資料費、數據采集費、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設備費、專家咨詢費、勞務費、印刷費、管理費。
資料費指資料收集、錄入、複印、翻拍、翻譯等費用,以及必要的圖書和專用軟件購置費等。
數據采集費指問卷調查、數據跟蹤采集、案例分析等費用。
差旅費指開展國内調研活動所發生的交通費、食宿費及其他費用。
會議費指開展學術研讨、咨詢等而召開的小型會議費用。
國際合作與交流費指赴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調研的交通費、食宿費及其他費用。
設備費指購置或租賃使用外單位設備而發生的費用。
專家咨詢費指支付給臨時聘請的咨詢專家的費用。咨詢費不得支付給課題組成員及課題管理的相關人員。
勞務費指付給直接參與課題研究的在校研究生和其他課題組臨時聘用人員等的勞務性費用。
印刷費指課題研究成果的打印費、印刷費和謄寫費等。
管理費指對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為組織和支持課題研究而支出的費用。
成果鑒定費指對課題成果的質量進行評估所發生的費用。
以上七個方面是開題報告的主要内容。
課題組長報告完以後,專家點評和大家讨論,主要圍繞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針對性,研究目标和内容的科學性,研究方法和步驟的合理性,研究成果的創新性以及研究條件的可能性等方面發表意見和建議。
九、填寫開題報告表
開題會以後,如果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立項的課題,還要填寫開題報告表。要填寫的内容有以下一些:
1、開題活動簡況:開題時間、地點、主持人、評議專家(課題組外專家,專家應不少于2人)、參與人員等。
2、開題報告要點:題目、内容、方法、組織、分工、進度、經費分配、預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
3、專家評議要點:側重于對課題組彙報要點逐項進行可行性評估,并提出意見和建議,限1000字左右。
4、重要變更:側重說明對照課題申請書、根據評議專家意見所作的研究計劃調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頁)。
5、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和省級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意見
6、附課題申請論證活頁複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