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班會成為心靈的驿站
我曾有一句說給自己的座右銘: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有幾節讓學生一生都忘不了的課。我想,作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是不是也應該有什麼讓學生一生銘記的呢?或是一次促膝長談,或是一次别開生面的活動,亦或是一次抵達心靈深處的班會。帶着這樣的理念,接任0904班班主任這一年,我着意把班會課體系化,力争使班會更有計劃性,更有針對性,更有藝術性。
如果說德育工作是師生攜手共行的心靈的旅途,那麼班會就應該是一個個心靈的驿站,它能淨化學生的心靈,點燃學生的激情。班會課上,班主任不僅要當好班會課的主角,更需做好幕後的導演工作。
一、 結合學校的活動安排,抓好教育契機
學校對班級活動的安排豐富而有序,利用好學校活動并提前把這些活動納入到班會的體系中,就能借力于學校的計劃為班級騰飛插上翅膀。如開門紅工作、元旦長跑活動、期中期末考試、校運動會、實驗中考、中考誓師大會、畢業班會等。初三相比于初一、初二活動雖少了些,但如何讓這些活動發揮它最大的作用還是班主任必須要思考的。運動會臨近時,我們組織了一個《永不言棄,你就是勝者》的班會。這次班會不僅僅是要培養學生擁有堅韌的毅力,更重要的目的是要鼓勵學生積極自信地參加。因為我了解到,四班男生運動熱情高,成績也不錯,但女生體育成績卻是一個弱項,往年運動會動員女生報名就是個問題。班會課上針對這一情況我給同學們看了中央電視台柴靜主持的《奧運瞬間》節目,她說:“我希望将來有一天,人們談起北京奧運會的時候,記起的不僅僅是菲爾普斯的八塊金牌,或者博爾特的飛人紀錄,而是那些也許無名的運動員,和那一個個留在人們心中的不朽的瞬間。”當《掌聲響起來》和《you raise me up》的歌聲響起時,很多同學都被感動了,柴靜那句“失敗不是悲劇,放棄才是”被好多同學牢記在心,他們在作文中還多次引用。接下來運動會的報名,很多沒有參加過的同學都主動參戰,雖然最後全班女生沒有取得一個名次,沒拿到一分,但這次的班會是深入人心的。
班級工作永遠是學校工作的一部分,将班級工作有效地納入到學校整體德育工作中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我剛接任0904班的第一個班會《做人字的團隊,創V字的成功》為例,我設計了兩個出發點:一是要讓同學們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在初三這一年内能衆志成城;二是希望同學們能盡快認可我這個新任班主任,在初三這一年内與我一起攜手共進。我還在班會的最後設計了一個環節:走到學生中去,和每一組的四個同學一起擊掌鼓勵。性格内向的同學也許在我的熱情面前羞怯,不敢伸出手來,我便鼓勵他們再來,這樣的肢體接觸一下子成了我接近學生的妙招。體育中考時,每一組學生進考場前,我們都圍成圈,大手小手疊放在一起,給他們以信心,告訴他們,老師們是他們的堅強後盾。有的同學還主動找到我說:“老師,我們再擊一次掌吧。”這無疑給将要上考場的同學以信心和鼓勵。畢業前最後的一個班會上,楚璐琪寫了這樣一段話:是不是還記得,那個戴黑色眼鏡、笑起來親切好看的老師;是不是還記得她用豪放、魅力十足的聲音朗誦的《沁園春 雪》震撼了全班;是不是還記得開學第一課,每個小組與她一起立下的中考誓言。通過這段話,我知道孩子們記住了我的課,也記住了我們第一次班會。
所以班會一定要有前瞻性和計劃性,前提是抓住契機。我認為,初一初二的班級活動更多,有更多值得我們提前做的工作。
二、用一條主線貫穿始末,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态
初三第一學期,我确定了一條主線就是用勵志人物的事迹春風化雨般地浸潤學生,不空洞說教。我下載了好多的視頻和文章,把它們分門别類作為班會的素材。例如我們看視頻《要你成功》,是說陳安之這樣一個普通人,多次失敗後的崛起。我給同學們讀俞敏洪的文章:“如果你要引人注目,就要使得自己成為一棵樹,傲立于大地之上,而不是做一顆草。你見過誰踩了一棵草,還抱歉地對草說:對不起?”這些人物的事迹都給學生以人生的激勵。視頻比文字更生動形象,學生特别願意看。我們還看了《感動中國》的頒獎晚會,教給學生感恩與愛;在學生考前浮躁學不下去時,我給學生放NBA賽中精彩絕殺鏡頭,告訴學生不到最後一秒鐘,結果總有被改寫的可能;我們一起看電視報告會,學習吳孟超的事迹,從生與死的角度真實解讀如何惜時的問題;我們一起看馬雲的訪談錄,告訴那些和馬雲一樣打過架還被老師批評過的所謂差生,人生同樣可以成就精彩。
這些人物都有一些經典的語錄,可能短期内不會看出它對學生的觸動會有多大,但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一定會生根發芽的。學生畢業前我做過一個問卷調查,大部分學生對這些鼓舞士氣的勵志班會關注度最高,印象最深刻。
三、班會的形式要多樣化,班主任指導不等于大包大攬
班會課不能成為上傳下達的通知課,也不要搞一言堂。要讓學生期待班會課,并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最好的教育。我認為,提高德育效果的功效在于:讓學生把道德認識内化為道德需要,道德需要升華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轉化為道德行為。其中道德需要的産生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長期過程,讓學生參與班會活動的各個環節會加快這一進程。國慶節前,我們在班會課上組織了一次主題為《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的詩朗誦。我發揮個人優勢,班會舉行前先跟同學們一起朗誦了一首詩,不料,這一下子點燃了學生們的熱情,幹脆我放手讓學生去準備,班裡的胡博鴻、杜語童都是校播音員,有底子也有熱情。經過大家努力,朗誦會辦的非常成功。
畢業前期,我決定由學生自己組織策劃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學生收集材料,制作課件。闫玉蕊負責制作班級相冊,把三年的動人瞬間做成電子相冊,放在畢業班會的最後播放,闫岩負責收集三年來各科老師點點滴滴的感人場景,姜佳宜負責總結三年來班級活動的經驗得失,楚璐琪則負責寫下三年來同學們的心路曆程。班會上他們詩一樣的語言,配上背景音樂和動情的朗誦,一下子打動了同學們的心,四十分鐘下來掌聲此起彼伏。主持人是胡博鴻和杜語童,他們各環節的串詞動人唯美,中間的互動遊戲讓同學們的心離得更近,最後全班同學一起唱《感恩的心》,我們沒有哭哭啼啼,我們隻有溫情沒有傷感 ,臨近畢業的那幾天,同學們的表現能讓我感受到一種别樣的感動。
四、班會不止于用班會課去上,見縫插針做有效補充
除了班會課外,随時利用幾分鐘的時間,也能有出奇的效果。例如中考實驗考試,我們班是全校唯一一個全部滿分的班級,分數出來之後,我馬上利用自習課十來分鐘的時間開了一個小班會,宣布實驗成績,表揚進步大的同學,并告訴同學們自信與付出是所有成功的源泉。還有一次,某同學課間打鬧受傷後,我馬上利用放學時間召開小班會,組織學生幫助複原當時課間的全過程,并讓同學們參與讨論,新穎的形式讓事件原委很快明了,教育效果立竿見影。另外,班會内容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喜歡的歌曲到當今發生的新聞,力争讓班會課活動新鮮時尚。
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結合學校的教育理念,我大緻把班會分為成人教育類和成才教育類。成人教育類以校訓準則分為感恩教育、責任教育、榮譽教育和包容教育,每一項教育活動我還設計了一些相關的主題。例如,《做一個有崇高理想,勇于擔當的人》、《成功與失敗》、《做一個善良正直心胸開闊的人》等。成才教育有《如何利用管理時間》、《背誦的規律與技巧》、《學習經驗交流》、《培養學習興趣》等。現在信息手段如此發達,隻要平時注意搜集素材,班會準備起來不會很麻煩,而給學生的印象卻很深刻。
班會課是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的主陣地,隻有教師傾注心血進行精耕細作,方能彰顯它的無窮魅力。學校無小事,處處皆教育。班主任隻要利用好任何一個有價值的教育契機,借助班會平台,真正讓班會為教育所用,那麼班會就會成為學生的心靈驿站和靈魂的栖息地。
語文組 張甯波